返回上一级

头条新闻

人勤春来早,植绿正当时。3月12日,我国第47个植树节如约而至。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联合仙湖植物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山海连城,绿美深圳”植树节主题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的重要号召,为深圳的生态建设添砖加瓦。活动伊始,参加活动的党员同志们齐聚仙湖植物园科研楼会议室,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仙湖植物园艾伟、冯世秀及廖一颖三位专家从园区历史、生...

发布时间:2025-03-13

光不仅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也是调控植物发育的重要环境信号。生长在黑暗中的植物幼苗下胚轴努力伸长但根很短,而光下的幼苗则下胚轴短但根比较长。植物在光下和暗中发育完全不同,因为植物光受体蛋白作为植物的“眼睛”,能感知光信号从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植物具备一系列不同的光受体感受不同波段的光,蓝光受体隐花素CRYs介导蓝光调控植物下胚轴伸长、开花、生物钟等发育过程。关于CRYs的研究以往聚焦于CRYs的“蓝光...

发布时间:2024-11-15

2025年6月24日,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郑怡鸿副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 《Bioresource Technology》(1区Top,影响因子= 9.7)发表题为“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mutagenesis of Graesiella emersonii for enhanced protein production using methanol as novel carbon source”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首次利用常温大气压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对本地分离的艾默生脂球藻 Graesiella emersonii 进行育种...

发布时间:2025-07-08

2025年6月7日,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胡章立讲席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中科院一区TOP,IF 9.7)发表题为“Expressing exogenous gene in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chloroplast with viral replication elemen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莱茵衣藻叶绿体中成功构建一种基于病毒复制元件的外源基因高效表达平台。莱茵衣藻是单细胞真核微藻,具有生长繁殖快、光合效率高、兼性营养及可食性等优良...

发布时间:2025-06-11

2025 年 6 月 6 日,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与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丽湖校区守慧楼举行科研成果转化合作交流会议。双方围绕“基础研究产业化落地” 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彰显学院 “聚焦前沿领域、产学研协同” 的发展理念。会议由学院副院长王立岩教授主持。院长刘宏涛教授首先介绍了学院整体情况。特别强调了近年来学院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五年学院共获得科研经费资助近2.6亿元,国际顶级期刊论文不断取得突破...

发布时间:2025-06-06